当前位置:首页>新闻>科研进展>2025年
  • 顾勇组研究功能超声成像揭示非人灵长类大脑对真实自身运动的编解码机制

    2025年7月17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功能超声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信号对自身运动的单试次解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顾勇研究组及合作者完成。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在真实自身运动状态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猕猴上进行近全脑的功能性超声成像(fUSI),系统探索了大脑中前庭系统对自身运动的编码机制和基于单试次的解码效率,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侵入式基础研究工作,以及研发外设控制应用打下了基础。

    2025-07-18 09:34:18
  • 刘真组开发通用且高效的哺乳动物基因敲入策略

    2025年7月15日,中心刘真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Refined DNA repair manipulation enables a universal knock-in strategy in mouse embryo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聚焦于哺乳动物胚胎基因敲入效率低,编辑效果存在位点偏好等技术瓶颈,开发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基因位点、敲入效率最高可达90%的CRISPR通用敲入策略——ChemiCATI(图1),实现了高效、可预测的哺乳动物胚胎基因组精准编辑,为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胚胎发育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025-07-18 09:21:17
  • 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国内科研机构,联合国内以及多国科学家,借助脑成像、空间转录组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入解析了大脑细胞类型多样性、联接规律、发育进化规律及脑疾病分子机制,实现了在单细胞分辨率下从啮齿类到灵长类的介观联接图谱绘制的跨越,十项重要成果在Cell、Neuron等国际学术期刊以专刊形式发表,系列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介观脑图谱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领域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2025-07-10 23:00:00
  • 刘真组合作建立灵长类大脑细胞类型特异性靶向研究工具集

    2025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真研究组、脑智卓越中心孙怡迪研究组、临港实验室李昊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 Cell 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ell Type-Specific Enhancers for the Macaqu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率先建立了灵长类大脑神经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神经活性调控及观测的工具集,为深入理解灵长类脑结构、脑认知及脑疾病提供了关键技术。

    2025-07-10 23:00:00
  • 严军组揭示猕猴前额叶单神经元投射谱揭示灵长类大脑特有的连接规律

    2025年7月10日,《Cell》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团队的题为《Single-neuron projectomes of macaque prefrontal cortex reveal refined axon targeting and arbor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团队合作完成。本研究首次在单神经元水平上系统重构了猕猴前额叶的全脑连接网络,揭示了猕猴前额叶神经元在大脑中的连接规律。同时,本研究通过将猕猴与小鼠的前额叶单神经元投射图谱进行比较,发现灵长类神经元具有高度精细化的结构特点,为深入解析灵长类复杂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启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10 23:00:00
  • 顾勇组揭示灵长类尾状核在多感觉信息整合与抉择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6月6日,《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灵长类尾状核在多模态抉择中的不同神经群体编码和因果作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心顾勇研究组完成。在该研究中,顾勇研究组通过训练猕猴完成一个依赖多模态感觉刺激的抉择任务,同时进行神经元胞外电生理记录、微电流刺激以及可逆性药物失活等多种技术手段,发现了皮层和皮层下脑区在多感觉抉择功能中的高维神经表征存在很大差异,并证明了尾状核区域对猕猴基于多感觉信息的抉择行为具有因果贡献。

    2025-06-09 09:04:07
  • 徐敏组合作解析调控注意和情绪的基底前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子网络远距离交互作用

    2025年5月30日,《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Whole-Brain Mapping of 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Neurons Reveals a Long-Range Reciprocal Input-Output Loop between Distinct Subtyp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心徐敏研究组等合作共同完成。本项工作首次明确了BFCN亚群的兴奋性输入网络和抑制性输入网络,发现BFCN→BLA整合来自皮层和丘脑的认知相关信息调控情绪,而BFCN→ACA则整合来自下丘脑和脑干的情绪和状态相关信息调控认知。

    2025-06-05 15:00:50
  • 蔡时青组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AZ2B在肝脏衰老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炎中的作用

    2025年5月19日,《自然•衰老》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靶向染色质重塑物BAZ2B减轻肝衰老和MASH纤维化》的研究论文由中心蔡时青研究组等合作完成,首次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AZ2B在肝脏衰老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炎(MASH)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2025-05-21 16:07:46
  • 刘丹倩组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的机制

    2025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刘丹倩研究团队组在《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Hydrogen peroxide in midbrain sleep neurons regulates sleep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过氧化氢(H₂O₂)作为氧化还原信号分子参与睡眠稳态调控的因果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2025-05-15 16:55:18
  • 熊志奇组揭示小脑深部核团介导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机制

    ​2025年5月10日,《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熊志奇研究团队题为《Aberrant outputs of glutamatergic neurons in deep cerebellar nuclei mediate dystonic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心熊志奇研究组完成。该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也为小脑相关运动障碍疾病的干预与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2025-05-10 12:30:00
  • 杜久林组发现神经活动调控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年4月30日,CELL期刊在线发表题为“Neural-activity-regulated and glia-mediated control of brain lymphatic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由中心杜久林课题组完成,首次发现脑膜淋巴系统发育的大脑调控机制,发现了“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动态调控轴,为神经-免疫系统互作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认知。

    2025-04-29 13:36:49
  • 俞青组揭示额叶与感觉皮层在工作记忆中的功能差异

    2025年4月24日,《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Stimulus representation in human frontal cortex supports flexible control in working memory》的研究论文,以及由专家撰写的Insight评论文章。该研究由中心俞青研究组完成。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多层级的灵活工作记忆实验范式,结合功能性核磁共振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揭示了额叶和感觉皮层在工作记忆分布式皮层网络中的功能差异,为领域内关于额叶与感觉皮层等多脑区在工作记忆中的功能争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与理论证据。

    2025-04-27 16:01:11
  • 何杰组描绘斑马鱼不同年龄大脑胶质细胞亚型转变及其脑损伤响应特征

    2025年4月7日,《Cell 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Age-dependent glial heterogeneity and traumatic injury responses in a vertebrate brain structu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何杰研究组完成。

    2025-04-16 16:48:21
  • 徐敏组揭示非快速眼动睡眠中记忆巩固的关键时间窗口

    2025年4月14日,《Neuron》期刊在线发表题为《A Time Window for Memory Consolidation During NREM Sleep Revealed by cAMP Oscil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心、徐敏研究组与张思宇研究组合作完成。研究团队的发现为理解睡眠依赖的记忆巩固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研发睡眠期人工记忆干预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4-14 17: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