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任所长。

2003年11月29日,率先在国内开展第一次研究组国际评估。

2007年8月7日,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筹建。

2009年6月1日,成立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

2014年1月21日, 中科院依据“率先行动”成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14年8月21日, 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

2015年6月5日,更名为“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2017年11月27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

2018年2月25日,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成立。

2018年7月18日,G60脑智科创基地成立。

张香桐

  张香桐Chang Hsiang-Tung 1907-2007,中国神经生理学家。他绘制了运动皮层内的肌肉表征图谱,发明了肌肉神经传入纤维分类法;发现了视觉中枢的“光强化”现象,这种现象命名为“张氏效应”;首次发现树突电位的重要功能,并区分了轴突-树突型突触和轴突-胞体型突触。他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开创者,对针刺镇痛的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蒲慕明

  蒲慕明POO Mu-Ming 194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他建立的“光漂白”技术至今仍是测量细胞内蛋白运动速度的标准实验方法,他在膜蛋白动态运动、神经元发育和轴突导向、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神经环路的功能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党建工作

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促科创
更多+

  中心党委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属性,坚持思想引领,引导全体党员凝聚共同的理想信念,牢记“国家队”“国家人”职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全力投入到我国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的科学创新发展中。

科研诚信 / 打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

科学普及 / 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邮编: 200031 京ICP备0500285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