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研究组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灵长类胚胎发育、生殖发育和干细胞研究。

    生命起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受精卵启动卵裂后经过合子基因组激活发育至囊胚阶段时出现第一次不可逆的细胞命运决定,即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细胞的分化,囊胚在母体着床之后开始三胚层谱系分化和器官发生发育,其中生殖细胞经历特化和发育之后经过减数分裂重新形成精子或卵细胞,如此构成了生命的不断繁衍和进化。

刘真研究组旨在解析生命繁衍过程中关键事件背后的调控规律,并利用干细胞实现以上关键事件的体外再现和功能模拟。研究兴趣包括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胚胎发育与重编程、生殖发育与生殖再生、胚胎干细胞全能性与类胚胎模型。过去几年,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比如建立了自闭症转基因猴模型(Nature,2016),首次建立体细胞克隆猴技术(Cell,2018),首次得到高比例干细胞嵌合体猴(Cell,2023),首次建立猴干细胞类胚胎模型(Cell Stem Cell,2023)等。以上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灵长类发育的关键规律,建立和优化灵长类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启发干细胞再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2. 灵长类脑认知分子遗传工具研发及应用。

解析认知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是理解大脑工作原理的关键。小鼠具有成熟的细胞标记、光遗传、钙成像及环路示踪等研究手段,这些研究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小鼠的脑结构和功能的解析。目前灵长类认知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系列灵长类脑认知分子遗传研究工具的缺乏。

我们坚信,新技术的突破和建立将会为灵长类脑科学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在灵长类分子遗传技术研究方面的的经验和优势,结合灵长类动物的物种特点,建立涵盖灵长类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技术、高时空分辨率光遗传技术、大视场单细胞分辨率钙成像技术、神经环路顺向及逆向示踪技术于一体的灵长类脑科学研究体系。毫无疑问,该研究体系的建立将对于灵长类脑科学研究发挥关键作用。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将该研究体系用于灵长类脑联接图谱绘制、脑功能认知研究、脑疾病干预、以及类脑器件的研发。



刘 真 博士

研究组组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