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北京 2025-5-25 星期日

首页
机构简介
  • 部门成员
  • 教育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招生工作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导师简介
在学培养
  • 培养方案
  • 学位课程
  • 课件下载
学位管理
  • 学位授予细则
  • 论文答辩资格
  • 论文查重规定
  • 论文盲审规定
  • 论文答辩程序
  • 论文撰写要求
  • 毕业生证件照拍摄
奖助保障
  • 奖助学金类型和评选制度
  • 派真求是奖学金评选细则
  • 获奖情况
  • 医疗保障
毕业与就业
  • 毕业流程
  • 历年毕业生去向
  • 毕业照
科教融合
  • 暑期学校
  • 科创计划
  • 合作交流
留学生
  • 招生
  • 学籍
  • 医保
  • 居留许可
学生活动
  • 学生会成员
  • 社团组织
  • 主要活动
  • 精彩图片
校友会
  • 校友组织
  • 校友活动
心理咨询
下载专区
  • 研究生培养
  • 学位管理
  • 学籍管理
  • 毕业与就业
  • 学生国际交流
  • 开具证明
  • 后勤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招生工作>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返回

Ian Andolina

个人介绍 

  Ian Andolina博士2018年至今开始担任非人灵长类认知行为分析平台主任,主要运用系统神经科学、电生理,研究视知觉以及行为认知。 

    

研究方向   

  正是我们大脑里存在的所有想法,情感,记忆,以及可能的行为,使我们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个体。一百五十年前,从早期实验心理学家的开创性工作开始,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实验技术来测试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测量了大脑不同方面的功能,并且它们在理解和诊断不同类型的神经疾病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大脑是一种生物机器,为了充分发掘它的详细功能,科学家们依靠动物模型来促进理解。在常见动物模型中,猕猴在认知能力和解剖学上,与人类最相似的。猕猴是比较聪明且高度社会型的动物,通过对它们大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大脑的高度复杂性。这反映在国内外对越来越的研究关注灵长类的认知,帮助我们理解大脑智力的基础。

  我们平台的主要工作是创建一套综合的,标准化的认知行为测试系统,用来测试正常的和有神经缺陷的模型猕猴的感知,运动,认知发展,社会行为,学习和记忆以及情绪调节等。这些测试尽可能地与已建立的人类临床试验相结合,以便尽可能地提高跨物种适用性。重要的是,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将测试融入我们受试者的生活环境中,尽可能减少对动物的干扰和压力。这一点,对于研究高级认知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设计和构建领先国际要求的灵长类饲养环境,我们需要优化空间,改善环境测丰富度,同时实现更好的自动化测试和跟踪监测。创造世界一流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动物福利和环境丰富度,可以确保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我们相信这将带来更快的科学进步。

  我们的认知行为测试系统也会利用最新开发的无线电生理记录,能够在动物自由活动的情况下,以最少侵入的方式,收集更多的神经元发放数据,并与行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Butler JL, & Kennerley SW. (2018). Mymou: A low-cost, wireless touchscreen system for automated training of nonhuman primat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https://doi.org/10.3758/s13428-018-1109-5 

  Krakauer JW, Ghazanfar AA, Gomez-Marin A, MacIver MA, & Poeppel D. (2017). Neuroscience needs behavior: Correcting a reductionist bias. Neuron, 93(3), 480–490.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6.12.041 

  Mathis A, Mamidanna P, Cury KM, Abe T, Murthy VN, Mathis MW, & Bethge M. (2018). DeepLabCut: Markerless pose estimation of user-defined body parts with deep learning. Nature Neuroscience, 21(9), 1281–1289.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18-0209-y 

  Poo M-m, Du J-l, Ip NY, Xiong Z-Q, Xu B, & Tan T. (2016). China brain project: Basic neuroscience, brain diseases, and brain-inspired computing. Neuron, 92(3), 591–596.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6.10.050 

 

Ian Andolina:平台主任 副研究员

  学 历:博士

  专 长:系统神经科学;电生理;视知觉以及行为认知

  电 话:54921747

  电 邮:i.andolina@ion.ac.cn 

      

    Copyright 2010-2019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