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在脑智卓越中心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6

  9月22-23日,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Jose Rodolfo Lopes de Paiva Cavalcanti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的Alexey Semyanov院士、印度理工学院的Mohanasankar Sivaprakasam教授和南非金山大学的Paul Manger教授联合倡议发起。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24位神经科学家齐聚一堂,围绕脑功能、脑图谱、睡眠调控、精神疾病、退行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脑研究新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脑智卓越中心师咏勇研究员、孙衍刚研究员、刘赐融研究员受邀做报告,中心百余名科研人员、研究生参会。 

  蒲慕明在致开幕词时表示,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金砖国家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金砖国家有望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为全球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也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国际科技合作中,中国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世界各国分享科技成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正式会议前,与会科学家们参观了脑智卓越中心部分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参观过程中,各国专家们亲身体验了中心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实验设备,对中心学术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脑智卓越中心科研人员学术氛围浓厚、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有利于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期待未来能在上海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展开更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本次研讨会为金砖国家的神经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中国科学家介绍了绘制猕猴、狨猴、小鼠的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的进展,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和时空组学技术在图谱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灵长类基因组学,睡眠调控和脑疾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巴西科学家介绍了多物种神经解剖学,灵长类联接组学的观点,交流了狨猴节律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最新进展。俄罗斯科学家交流了星形胶质细胞研究进展,利用认知组学概念、合成神经技术研究脑功能以及脑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印度科学家介绍了人类全脑图谱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相关技术的研发情况。南非科学家介绍了比较脑科学研究的观点,非洲人类和哺乳动物睡眠研究的进展,利用生物多样性开展脑科学研究的方向。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金砖国家的神经科学研究水平,还将为全球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砖国家神经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开展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科学合作。 

  会议期间,蒲慕明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推动国际合作、定期举办研讨会及共同的研究兴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探讨了成立脑科学联盟、参与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的可行性。会议认为,多物种比较研究将推动脑科学发展,各国在脑图谱研究方面有共同兴趣,应建立数据及先进技术共享机制,应推动建立脑健康状态评估体系及标准。

 

  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金砖国家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未来,随着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合作,相信将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为人类脑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上海市松江区灵长类脑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