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易蓉 2022-08-21 18:14:00
图说: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在2022上海科技节期间举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31年的上海科技节,今年首设上海科技传播大会。
科技传播,或者说大家通俗理解的科普,早已飞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末,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10.56%,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
知易行难,做好科普需要保持恒心,愿意下苦功夫。现在科普还被视为“不务正业”吗?科普“网红”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借着这场以科技传播为主题的国际高端会议,记者连日来走访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网络科普达人、科技丛书出版社,为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科学普及寻求更多可能。
图说:“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在科普红人大会上做分享 陶磊 摄
科研人员传播科学知识1+1>2
提醒:搞清楚受众需求,做到循序渐进
“专业、优质、纯粹”,这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科普志愿者团队的核心理念。成立近10年来,他们敞开实验室、举办夏令营,走进中小学、来到社区,收获了一众科技粉,也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在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王佐仁眼里,科普亦是科技报国的一种形式。
这些年,科研人员投身科技传播的比例日渐增多,可社会上诸如“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是因为研究做不下去了”的观点也层出不穷。对此,王佐仁用“坚决反对”这四个字表明了态度。
“科普是全民的事,有不同的领域和层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大众要了解社会进步的步伐,最可靠的来源正是不同领域从事最前沿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王佐仁说,“科普是一项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做科研做得好的人开展科技传播,一定能取得‘1+1>2’的效果。”
图说: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开展的科普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那么,科研人员做科普要避哪些“坑”,在多年的实践里,脑智卓越中心的科普队伍越来越有心得。把握好“专业性”和“普适性”这杆天平,是他们最大的收获。“很多科研人员觉得,我讲的对方都听得懂;甚至有些人把科普当成了自己科研成果的宣传,效果可想而知。”王佐仁说。
B站“芳斯塔芙”运营者之一的唐骋两年前从脑智卓越中心博士毕业,他曾经提出,科学理论当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受众可能都毫无头绪;如果做科技传播的人把这点忽略了,那么谣言、反智的阴谋论就会占据受众。“做科普前,一定要搞清楚受众的需求,要做到循序渐进,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一步就起到了效果。”王佐仁告诉记者,“我们有一场活动是面向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他们多多少少对疾病有了解,我们的科普就可以讲深一点。”
在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看来,科普有两类:一类是对社会大众的科普,还有一类是对非同行的科普,而后者的重要性正越发显现,也成为孕育创新的沃土。
脑智卓越中心编著的《大脑的奥秘》入选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的100部优秀科普图书。出版后,中心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其中不乏生物学、临床医生等具有学术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打出的问号带给了中心科研人员不同的视角,而要拉直这些问号,必须通过严谨的科研来回答。瞧,科普和科研擦出了奇妙的火花!
传播方式不同,够认真就能“殊途同归”
提醒:科普大门虽敞开,但要避免人云亦云
网红烹煮大白鲨,他站出发声:人们对海洋保护动物的认知不足,不能“提到鱼就想到食物”;“完达山1号”不请自来,他告诉大家:只有放归野外,才是成功的野生动物救助。人类饲养时间越长,野生东北虎返回大自然的坎就越多……
在动物成为主角的热点事件里,媒体很习惯找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他也乐于站在镜头面前,讲述他的观点。“我的专业和自然、生态相关,其实这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很近,总得有人站出来。”他笑着说,“只有大家能了解,能有自己的判断,这才对自然保护有意义。”
印象里,他曾有一回与院士、资深专家一块儿开展科普。“他们都是领域里最权威的前辈,但和我们交流还是很谦和,而且非常愿意将精力投入科普。”何鑫回忆。他所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本身就是科普场馆,也很支持像何鑫一样的研究人员,传播科学的天籁。
在何鑫看来,目前社会上开展科普的同道,相当一部分还是以写作的方式,“比较有成就感”。新媒体时代,也有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辟“新阵地”。相较前者,后者有机会通过广告或是带货,带来收益。
“只有做到领域内顶尖的人才有资格来做科普”,这样的观点还很有“市场”,理由也很简单,做科普势必分散研究的精力。不过,在何鑫看来,科研科普“两手硬”的,并不在少数。就以他个人保护生物学的背景来说,原本就要和社会打交道,适时开展科普,能相互促进;更何况,有了公众的参与,科研人员还能获得更多的数据,有助于更好发现问题。
“面对少年儿童,我们科普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然之美、自然之趣;面向白领和上班族时,则会多讲背后的事实和原理。”何鑫表示。
如今,做科普的人越来越多,有深耕领域的,亦有“门外汉”。在何鑫眼中,科普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认真做科普的,都会查阅最新的科研成果,取得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内容,无论谁来科普,都殊途同归。”他说,但要避免的是人云亦云。
在采访中,也有多位“科普达人”提出,希望在评价体系上有所倾斜,若能通过量化科普成果作为评价的一部分,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科技传播的队伍中来。
在“噪声”中坚持传播理性声音
提醒:视频的选题要更谨慎,内容要更严谨
医学生彼得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拥有15万粉丝,频道运营者是复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在读学生。
图说:医学生彼得在B站上做科普 采访对象供图
彼得是95后大学生,也是伴随视频网站成长的年轻一代。2016年,彼得就开始制作测评等科技类视频,在上网看视频了解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兴趣点精心制作更深入的视频作品,已经成为他的日常。2019年,一堂《医学人文》课机缘巧合成为彼得开启医学类视频创作的契机。如何更好地做好医学传播?如何传递更理性、更真实的声音,让大家走近医生或医学生群体并消除误会?课堂上的“作业”激发医学生们的创意,而彼得则将这些思考延续到了课堂之外。“很多好的想法仅仅作为一份作业‘完结’挺可惜的,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试着做下去。”彼得说。
为制作好第一个科普视频,彼得查文献、写讲稿、设计分镜,精心拍摄、剪辑,视频上线播出后就受到不少关注。后来彼得制作的《医学生告诉你喝水就能减肥!| 每天喝八杯水科学么?》播放量超过42万,《洗牙到底有什么好处?疼不疼!访谈口腔医生答疑》也突破10万播放量……彼得对此不太意外,这些选题有的是他感兴趣的,有的是公众性话题,都构思了很久。流量的成绩对他来说是一种激励,但更大的成就感和动力来自科普传播的初衷,“比如10万人看了我的‘洗牙’科普,其中如果有1000个人能因此重视洗牙对口腔健康的意义,再有一些人真正行动起来,就真的起到通过我的作品有效预防龋齿的作用了。”
流量也会带来争议。曾有一则有关维生素C效用的作品引来论战,甚至还有人断章取义发起直指个人的言论攻击。“整个事情令我感到不知所措。曾有一段时间不太敢发视频。”彼得坦言。事后复盘,他意识到面对的受众是多样的,科普视频的选题要更谨慎,内容要更严谨。
最近彼得和复旦医科馆合作,开展医学博主访谈,也引发了不少思考。“2019年对短视频的定义是小于10分钟,而现在可能超过5分钟已经是长视频了。但是医学科普类视频有特殊性,很难在很短时间把知识严谨地说清楚,所以我也在考虑剪辑节奏等。”彼得还发现,内容平台审核、推流机制对科普创作者的鼓励也应该有更多支持空间,这些他都很关注。
运营视频频道,从父母到老师同学都很支持。但是彼得心里有数,学业仍占更大权重。“选择医学专业、喜欢这个专业,是因为我觉得做医生会更快乐,可以面对面给人带来帮助”,至于未来,是否会成为全职UP主?彼得觉得脱离医学、脱离临床的土壤,仍然讲医学话题可能并不恰当,即使国外拥有千万粉丝的国外博主也没有放弃自己做全科医生的职业。不过,一切皆有可能。
分层渐及让孩子“换个角度”看世界
提醒:创生智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科普教育是一个创生智慧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杨浦区少科站站长、高级教师孙青说。校外教育更关注育人的过程,杨浦少科站为从幼儿到高中生构建“触手可及、学力能及、素养渐及”的活动和课程,既能分层又能贯通,通过多维度的育人格局让学生在其中“发现兴趣、发觉乐趣、发展志趣”。
“真正的科普应该是触手可及的、有效的,我们要做到人人可体验、处处可探究、校校可参与的环境,也对应学生学力搭建平台、设计活动。”她介绍,例如云端“童创空间”线上慕课平台已上线10门类26个系列273个微课程,发展了10个学习社群约有1.4万学生自由在其中学习、交流、展示;平台开展的公益课程没有门槛,以抢课的方式自主报名,去年浏览量达到12万。
图说:交大附中高一学生戴名玹已经完成多个探究课题 采访对象供图
为上课犯困的同学设计提高血氧量的肩颈操,探究五味菓的抗疲劳作用,到探寻多肉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物机制,再到中医药汤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和机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的戴名玹已经完成了多个生物、中医药领域的探究课题。从小就对这些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她,就是在杨浦区少科站多年的实践中学会了将好奇心变成科学问题,并且为满足好奇心,用科学视角、科技手段寻找答案。“还记得在少科站第一次解剖蚕豆,原来平时吃起来糯唧唧的豆子肚子里‘别有洞天’,每个结构都为生命的成长起到作用”,在她看来,科学素养的提升带来最大的改变,是看世界的“视角”不同了,“看待问题会更关心背后的原因和本质,会更多元,更全面,也更理性。”
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师姜娅敏认为,小学生需要的科技教育首先应该是以德育为先,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当前的热点和科技话题,从儿童的视角开展观察与探究的活动。“学校的科普教育要转变角度,从儿童的视角入手,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她强调,小学学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热门话题参与度很高,同时,模型制作、小实验等能够亲身感受、可体验的活动都有更好的效果。
更具体来说,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存在差距。打一小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学情和能力,设计不同的科普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沉浸式学习。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学校的“云端科技周”设计了“摇篮农庄”的活动——一年级的“蔬果小讲堂”孩子们为自己喜欢的蔬果录制介绍视频;二年级尝试用旧物改造成盆景容器栽种当季蔬菜;三年级观察蔬菜的形态、结构,完成细致的自然笔记;四五年级则为校园农庄规划布局。
近年,家长对孩子科普素养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科普场馆、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姜老师也颇有感受,“这些年孩子们通过参观不同主题的科普场馆,在课堂学习中也变得更有自信,最明显的是他们的探究精神得到了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兴趣高了,‘胆子’大了,更乐于提问、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乐于合作了。”
有用的知识,让人们更有勇气科学面对未知
提醒:独具匠心才能在众多科普读物中脱颖而出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在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深海浅说》一书中,海洋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这样写道。
《深海浅说》是近年来该出版社发力科普读物的一个缩影,不仅获得包括2020“中国好书”、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第十六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权威大奖,也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看来,无论是青少年科普还是成人科普,由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编写的书,更加受到读者欢迎。她进一步解释,《深海浅说》不仅着眼于海洋科学本身,更深入透视海洋文化;不仅融合了以上提到的种种特质,解析过程科学严谨,而且文字书写妙笔生花,可读性堪比小说,老少咸宜。
“介绍最前沿科学知识,图文并茂、阅读体验良好的科普书,更受到读者的青睐。”王世平表示,“再有就是与当下热点结合紧密的书,都会比较受欢迎。”
图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近年来推出的科普读物 采访对象供图
她举例说,由于疫情而受到各界关注的《大流感》,亦是该出版社的畅销书,曾经掀起过一波大众阅读的热潮,让大家在疫情初始的慌乱阶段里,了解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也让人们更有勇气、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疫情。
近年来,“融合”成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科普道路上的发力点——人文、科学与艺术结合,抑或是文学、历史与科学的跨界……同样“融合”的,还有科普和“快乐”。面对青少年读者,该出版社近年来尝试开发了一些动手书和文创产品,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借助多样的游戏元素和可爱的卡通形象增添阅读的趣味性,轻松打好科学基础。
王世平发现,相比孩子们更喜欢百科类的科普图书,成人更多关注未知的意义。他们更希望从某些全新的研究领域里学习新知识,甚至颠覆自己原有的认知。“受到公众认可的科普书,一定是独具匠心,精工细作,耐心打磨,才能在众多科普读物中脱颖而出。”她总结道。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21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