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7
上科大生命学院 2022-07-06 11:00 编辑:严静雯
刚刚落幕的上科大生命学院毕业庆典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受邀作主旨演讲。蒲院士从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常见的疑惑入手,层层深入为大家解析科学人生可以有的规划与发展,为大家带来了值得永久回味的“最后一课”。
谈职业选择
我们首先谈谈就业。职业选择的第一点,就是本科或研究生所学的专业不应该限制你未来职业的选择。
大学里学到的专业训练并不意味着你一辈子就得做这件事情,你的专业只是利用这个专业来训练深入专研一门学问的能力。未来的科技发展常常需要你转到新的专业,所以你习得的研究学问的本事才是你真正学到的东西。我们要长期保持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比如说遇见新的东西你要有兴趣深入学习。你要广布触角,看哪个是新的方向。自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习惯,将来的事业发展就靠这样的一个习惯。
对一个领域的创新其实常常来自于领域外,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交叉学科、跨领域。同一个领域的人做的时间久了,困难的事情还是解决不了。而外领域的人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常常能取得突破。所以跨领域现在慢慢变成了常态而不是特例。所以有人问:“我是不是毕业以后要改行啊?”改行和本行的关系和概念现在应当放在一起,改行将成为常态。未来,改行将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社会的职业格局也会有大的变革。
谈读研的目的
生科院本科毕业生有很高的比例要去读研,这个有什么原因呢?我给大家一个选择题。这个题我常常到各个研究所,来询问新入学的研究生。
今天时间有限,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博士、硕士学位,现在到处都是,并不“值钱”,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目标。第二个,你要学习成为一个科学家。不好意思告诉大家,现在读博士后变成科学家的比例很少。第三个,读研时有重大科研成果。研究生时的科研成果往往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团队的努力。
下面这个是个好目标——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你要把它一步一步解决:怎么样设计实验,怎么样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技术,到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别人没有解决的难题。你解决了,这就是能力。
第五个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是能够与人打交道、能够从别人那里学习,能够找到合作者、大家愉快而长期地合作的。科学家应该有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情商。一个做科研的人,他成功的最大关键不只是他的科研能力。所以你进入实验室,要学会与实验室的伙伴、师兄师姐合作,怎么样让他们帮助你、怎样参与他们工作,而不是单独蛮干。这就是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的问题。与人合作,交流交往的能力,是你做任何职业都需要的。
谈对科学的兴趣
如果你真的要做科学家,你要问问自己,到底对科学有没有兴趣。每个人对自然现象都是有兴趣的,但是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研究生不光要学习知识,还要学科学方法——如何去追求科学知识,采用怎样的科学态度,这些都是你开始做科学研究的时候,你才能够深入理解到的科学内涵。
你必须要进入科学研究你才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否则兴趣都是是肤浅的,兴趣常常是伴着成就感而产生的。所以你刚进入科研阶段,不要期望导师给你找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去解决,你可以先做一个小题目。这小题目你能够把它解决了,你就有了信心,你下面可以再解决更难的问题。你一定要把这第一件事情做成:你毕业以后的第一件事情、你研究生的第一个题目、你进入职业后的第一个任务……一定要做成!很困难时,你要尽你最大的努力、想尽各种办法把它做成,你才能有正面的回馈,你才能有下一步。你第一件事要是做不成,放弃了第一个,就有可能放弃第二个……越来越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谈成为科学家
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有这些特质:逻辑思维、坚持能力、可变通性和虚心。科学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要非常强的。还有一种能力,是坚持的能力。做科学,一定要能够自律,要长期地坚持做一些事情。你要是能够自律、对失败有容忍的能力,你就比较容易成功、比较合适做科学。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可变通性和虚心。虚心是什么?你对一个不了解的事、不了解的人,对人家给你的意见,你都要虚心。我们向别人学习或从自己错误中学习的能力,是关键。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很难做好科学,尤其是要接受人家的批评。一个真正好的科学环境是可以互相严谨地批评,也要能够接受批评。
这些特质不是说与生俱来的,但是可以学会的。读研究生时,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你将来就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家。
谈科学家与科学人
科学家是我们大家都希望做的,但能成为科学家的比例很低。但我们都可以成为科学人。大家都是学科学的,科学人可以用科学的态度来从事各种行业。科学公民是我们社会中非常需要的。我们社会不光需要科学家,我们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科学人。科学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各个行业中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员数量是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你们要把在科学上学到的诚信带到各个行业。
不管是科学界、工程界,还是企业界,我们各个领域都有三类人:第一类人就是探险家,就是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披荆斩棘寻找到新天地。探险家是常常是一个领域的开创者。第二类人是导游,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是探险家,但是跑不动了,就就开始做导游。导游就是带领游客探索已找到的天地。我们常说要培育领军科学家,其实就是要培育导游。如今科学、科技领域里面的探险家和导游,大多数都是国外的,重大的发现、重大理论,很多都是国外提出来的。我们有很好的工作,但是真正的创新、开创新领域的,我们国内还很少。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太多的探险家和导游,所以我们只能跟着人家的套路走。
绝大多数做科研的都是游客。游客是什么?有导游带你探索这个地方。你可以自由探索,但是自由探索的范围就是一个导游指定的范围,会怕他掉队,也不敢跑太远。我希望我们的游客可以有志做探险家,将来成为我们国家的领军科学家,不要甘于做游客。
当然,0到1是突破、找到新天地,但1到100对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科技界急需探险家和未来的导游。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并鼓励一个支撑探险的环境。我们上科大要努力建立一个创新的环境,要允许有探险的精神,让年轻人新的想法开花结果。
谈人生的挫折
挫折是常态,是一定会出现的。问题是你怎么样去应对挫折。
你认为挫折是件坏事,所以你要逃避挫折——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其实挫折是必要的,一个精彩的人生就是有不断的挫折,不断地去克服挫折。那才是一个真正精彩的人生啊!否则平平淡淡、舒舒舒服服过一辈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思的人生。
对我们很多科研人员来说,一个完全没有挫折的科研、顺利的实验并不是特别好的事。因为他应该能找到更难的题目,一直做不出来,然后有挫折,然后再突破,这个挫折就能够让他更上一层楼。假如就满足于“我能够出文章就好”“我能够拿到经费就好”的心态,那这样的科研怎么可能真正解决难题呢?解决难题难免会有挫折,而且是长期的挫折。
各位同学,毕业后遇上挫折也是一样。不要以为遇到挫折时就是丧气的时候。挫折是一个挑战,而且是一个必要的挑战。困境孕育创造力。真正有创造力的东西,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这样来的。最好的文学作品、最好的画作都是在作者最困苦的时候,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预祝各位有精彩的科学人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