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9
作者:刘晶晶 吴恺 杨诚
在岛上与在市区 一样都是泡实验室
刘真所在的神经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此前一直位于一个岛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的生活可能有点乏味,但刘真在这里近10年,直到去年暑假,平台才搬回到松江。在刘真看来,生活没什么不同。“一样是泡实验室。”
他喜欢呆在实验室里,可以安静地琢磨问题,不受外界干扰。在岛上的日子,他也觉得挺好,有时候周末放假要加班做实验,他会很自然地选择留下来。
刘真的研究离不开猴子。2018年,全球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诞生于这个平台,“中中”和“华华”的名字响彻世界。自1997年克隆全球首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诞生后,科研人员先后克隆出22种哺乳动物,但与人类基因最为接近的猕猴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却一直没有突破。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那时刘真还是恩师孙强团队中的一员,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刘真功不可没,也让当年年仅30岁的他成为神经所最年轻的研究组负责人。
独当一面之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实验室的建设及开辟新研究方向上。在3-5年时间里延续既有的科研课题,完成研究组的顺利过渡,同时开启一些感兴趣的新课题,这是他的计划。
三年过去,计划都在实施中。就在收获五四青年奖章后的5月5日,刘真与孙强老师、熊志奇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这是一项减少食蟹猴繁殖传代时间的技术,将原本自然繁育需要的5年时间缩短到了两年不到。“生命科学研究常用小鼠做模型,原因之一是小鼠繁殖较快,这次的科研成果缩短了食蟹猴的繁育周期,意味着我们在做研究时的转基因猴‘子弹’可以更多。”
选择扎根国内 成长超乎预期
刘真也曾面临过这样的现实选择。
2010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刘真考上了中科院神经所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正是后来的克隆猴团队负责人孙强。经过一年系统学习后,他很快投入到了转基因猴工作中。那一年让他对非人灵长类领域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处于起步期,持续做下去一定大有可为。”硕士二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刘真就下定决心要在实验室好好做,争取做出点成绩。
硕士二年级到三年级,他主要进行胚胎学以及显微操作练习。一开始用小鼠的胚胎进行训练,他就每天坐在显微镜前,绷直腰,手、脚、眼并用要操作6个小时,持续了差不多有半年,也正是这段时期,让他在小鼠胚胎显微操作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会经常帮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做实验,向他们请教问题,逐步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辅助生殖的相关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孙强老师的鼓励下,他又开始开展猴精巢移植实验。 2016年,刘真博士毕业,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了关于自闭症转基因猴的研究论文,并被评选为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在生命科学领域,留学深造是很多优秀人才最正常不过的走向。像刘真这样,在博士期间表现优异的,更是会收到很多橄榄枝,他当时收到的邀请中甚至还包括哈佛医学院。“去国外实验室读博士后,再回国成立自己的研究组,是我们这个领域大多数博士走的常规‘套路’。”刘真坦言。
但他却反了一把套路,选择了留在神经所。“我是在这里一路成长起来的,获得了很多的支持,我觉得国外任何一个实验室都无法提供比神经所更好的条件来支持我开展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之前参与的神经所重点布局攻克的非人灵长类体细胞核移植还没有解决,刘真不想半途而废,希望能继续寻求突破。
科研征途上 不能畏惧失败
在国内的这几年,刘真预想过自己会有所收获,却没想到这个选择给他带来的成长超乎预期。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突破之后,他成为了所里当时最年轻的独立研究组组长。
“我没想到会这么快成立研究组。”这3年来,刘真的研究组逐渐发展到20多人,包括实验室管家、研究助理、博士后和研究生,其中90后居多,最小的接近00年出生的。作为年轻的大家长,刘真的管理“策略”就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来鼓励学生。
他会分享自己当学生做课题时遇到过的困难。“我会问他们,当你遇到一个实验两三年甚至4年都没有成功的时候,你能不能尽快地调整好自己,重新开始?”
做克隆猴,挑战很大,失败风险也很大。他记得在尝试一年后,胚胎可以移植到猴体内了,大家都很关注能否怀孕。“半年来每次孕检都跟着去,但一直都没怀上。又换其他方法,还是失败,试了三四个条件,都没成功。那还要不要继续尝试?因为当时大家对于第5个方法也并非很有信心,也可能不行,但我们还是踏实地做下去了,从超排方案、取卵时间、卵子去核、细胞融合,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最优化,最终我们成功了。”
在刘真看来,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在做科研的路途中,需要不断去面对失败。“只有时刻做好充分准备,才不怕失败,机会来了才能成功把握住。”刘真说。
══ 英才对话 ══
青年报:您觉得坚持走科研路最重要的影响要素是什么?
刘真:做科研首先一定要有兴趣导向,努力起来才不会觉得特别辛苦。要在科研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必须要有对于未知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探索欲。也要喜欢长期呆在实验室、与外界互动不多的这种环境,要静得下心。
青年报:作为扎根本土的青年科学家,您觉得当初的选择正确吗?
刘真:非常正确。我非常庆幸自己留在了上海,留在了神经所,这里有如此好的科研土壤和科研文化,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培养和团队的信任与配合。我的导师孙强老师常说,老师不是学生的天花板,要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也会像他一样努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尽心尽责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