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4
来源:
8月23日至29日,在上海中心大厦B2层艺术长廊,上海科技节亲子科技嘉年华活动“科学之夜”将连续与观众见面。8月23日晚,记者来到活动现场,体验这场妙趣横生的科学之旅。
互动游戏激发孩子好奇心
1888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上的手电筒、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全球第一块大田种植的首个商业化转基因抗虫玉米种子……在“科学之夜”的“一馆一品”版块,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等20多家科普场馆,各拿出一件馆藏珍品汇聚在上海中心,讲述时代故事。
展览并不是此次“科学之夜”的主要科普方式,现场有不少互动性强、游戏化程度高的科普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化石修复,在一般印象中是专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现场小观众却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化石,并用清修工具清除化石表面的覆盖物。一名十多岁的小朋友正在一丝不苟地修复一块化石,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这是海百合化石,是一种古老的棘皮动物。可以看到,目前只修复了一小块,但这已经是七个孩子的功劳了。”
“脑电对抗”这一游戏,则吸引了许多孩子驻足围观,跃跃欲试。将两枚状若铜钱的电极片用发带固定在参与者额头上,便可以读取两位参与者的脑电波,在规定时间内,注意力更集中的一方胜出。一名六七岁的小男孩放言:“我要扫遍全场!”一旁的家长夸他:“好样的,有志气。”这位好胜心强的小男孩在座椅上扭来扭去,没想到输给了旁边一动不动的小朋友。但他丝毫不气馁,对记者说:“我要请教一下我同学是怎么集中注意力的,过会儿再来和他比试。”
“脑电对抗”游戏 赖鑫琳摄
活动现场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VR滑雪体验,参与体验的小朋友戴上VR眼镜,踩在模拟滑雪器上,手持两根与滑雪器联动的“滑雪棍”——这套装置采用冬奥会职业滑雪运动员室内方阵训练时使用的设备,巧妙地在滑雪仿真运动过程中设计多种天气变化,让小朋友一边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体验冬奥会的滑雪项目,一边学习气象知识。
VR滑雪体验 赖鑫琳摄
亲子共同学习急救知识
在当今社会,心脏骤停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悉,美国心脏骤停患者幸存率为8%-12%,日本高达30%,但是中国只有1%。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家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不足,是造成这种落差的核心瓶颈之一。美国心脏协会(AHA)常年在全世界教大众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在本次科学之夜现场,十几名小朋友和家长也用人体模型学习了这些“救命技巧”。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是上海科技节第二年在上海中心大厦举办“科学之夜”。活动分为上午场(10:00-12:00)、下午场(13:30-15:30)和夜场(17:30-20:30),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科技节活动”预约抢票。出于防疫需要,有意参与的观众请一定要佩戴口罩,现场会有志愿者提醒游客戴上口罩。
除上海中心大厦外,本届科技节还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科普公园、上海纺织博物馆、海阔东岸文创园等地举办“科学之夜”亲子科技嘉年华活动,公众可免费抢票预约参与白天、夜晚开放的各类科普,玩转科学互动展项、科学导师课堂、科学小舞台表演等,感受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对科学的独特兴趣。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8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