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8
本报讯 记者 郭颖 《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上海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对睡眠稳态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睡眠稳态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为探索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研究由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敏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合作完成。
人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然而睡眠是如何被调节的目前尚不清楚。经典的睡眠调控模型认为,睡眠的调节分为两个方面,昼夜节律和睡眠稳态。昼夜节律通过内在的生物钟控制一天中睡眠觉醒的时间;睡眠稳态主要由睡眠压力进行调控,控制机体获得一定的睡眠量。
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睡眠压力逐渐增加;随着睡眠的进行,睡眠压力被逐渐清除。睡眠稳态调节系统会在睡眠受到干扰时发挥作用,例如:熬夜之后睡得更“香”并且时间更长。“睡眠调控的神经机制非常复杂,我们计划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上述调控机制的普适性。”徐敏表示,“这将有助于最终揭开‘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这一睡眠领域终极问题的答案。”
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0-09/07/content_10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