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参与其中才是最大的乐趣
无为归来,心情亦如几日天气,夏日炎炎,骤雨突袭,凉风习习。
关于课程,几乎在所有的班级听了所有的课程,对于注意力集中的高中生,用深入浅出的例子讲出来,加上流畅的逻辑,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对于初中生甚至于小学生,noise与感兴趣的程度负相关,所以对于他们,尽量用有趣的图片和故事阐述自己要讲的内容,把握住节奏,小孩子太容易分神;至于课程的内容,最具需求的主题如学习记忆、睡眠、疾病等离小孩子的生活最近,他们当然会认真听讲,所以在选题上得结合生活,回接地气。
关于实验,切记一定要在去之前充分准备(包括备用方案),否则只会手忙脚乱,临场出现的问题犹如骤雨,让人措手不及。从实验目的原理到过程,小孩子参与其中才是最大的乐趣,他们对于实验的专注度高度课程。至于得到的结果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满意的结果,接受不完美不也是成长必修的课程吗?在最后总结时,记得一位学生讲到:测试自己的心率让他真正关注自己的身体,电生理实验终于“有用”了,让我们也有些许成就感。或许,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包括你自己和你所做的事。在以后的实验中,希望多出现一些启发性的,不仅仅让学生看见有趣的现象,还能让他们思考,哪怕没有正确的答案,让他们学会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也是科普中很重要的方面。
我的感受,每次会被翻新:1)关于生活的理想,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有的滔滔不绝,有的犹豫不决,也有的胆怯声微……十年后,他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又有几人能够坚持!回归初心,一路走来,遇见的人和事不断修饰我的梦,时至今日,我很庆幸自己并未偏离太多,Keep walking decisively~~转述顾勇老师的话:要论平淡的生活和起伏不定的生活,主要得看scale,所谓的平淡中也是有波澜的,对应的,生活终将回归平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致讲的就是这个意思。2)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禁锢在教科书中的孩子们,一心要上好的学校,而课外,他们还有时间顾及其他吗?初中生活泼好动,对实验充满热情与期待,而高中生,自律性好,认真听讲,认真做实验,认真写数据,认真并没有错,似乎感觉缺点什么,良久思索后,我发现是”好奇心“,与身俱来的好奇心似乎被暂时压抑住了,他们更加看中的是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用(正如有同学在最后谈收获中所说)。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明显存在地域性差异,县城的孩子只能通过高考才能和大城市的孩子竞争,他们向往外面的生活,不甘心做井底之蛙,这也直接决定必须要学习高考有用的知识。3)科普将何去何从?看着他们,想到十多年前的自己,不断陷入深深的回忆……科普和做科学相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普不是简单的百度关键词,而是在看了许多前沿文献后,实实在在弄懂一个问题,然后将复杂难懂的专业术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精炼表达,激发人原始的好奇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言片语仅仅是感悟的一部分,内化的余香告诉我值得走下去。引用乔帮主语录: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