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科协、松江区科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同举办的“2019年上海松江脑科学科普夏令营”在松江成功举办。来自松江二中、松江四中、上师附外、华实高中、松江一中、立达中学、上外西外、西南位育、上海中学的176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开营仪式上,松江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潘永俭,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付炳建致欢迎辞;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主任、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向夏令营学生代表授营旗,并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从大脑到人工智能》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揭示了大脑皮层发育的机理,阐述了脑科学如何助力类脑智能。
科普班的176名中学生分为三个组,每个组下设三个小班。志愿者分为脑疾病组、电生理组、脑功能组,每个组由10多名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博士生组成,三天轮流给三个不同班的中学生开设科普讲座,并动手进行科普小实验,普及科研知识、科研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式。夏令营过程中,科普志愿者调研了营员们对科普课程的喜好程度和建议,并根据上课的反响和效果,不断调整科普课程的内容和互动形式。
脑疾病组孙衍刚、蔡时青、刘志勇介绍了感觉信息处理和产生相应行为的神经通路,分享了听觉损伤神经系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神经系统衰老的分子开关机制。科普志愿者通过自制条件化装置,以小鼠和斑马鱼为实验对象,让中学生观察与学习记忆、运动控制、等级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动物行为,了解大脑的功能,观察脑片并绘制了神经元。
电生理组王佐仁、张晓醒、尹大志、章文峻为学生普及了神经细胞电活动、学习记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展示了脑机接口的最新技术,以及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和研究大脑的方法。科普志愿者在出发前精心设计,为实验量身定制了轻巧便捷的生物电测量仪,通过光遗传学控制小鼠行为、测试人体生物电、脑电对抗游戏、蟑螂腿跳舞、蟑螂间谍、热激活果蝇、监视斑马鱼运动等实验,来加深中学生对脑电图、肌电图、动作电位、反应时长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脑功能组龚能、徐宁龙、许晓鸿、徐敏详细讲述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及其可塑性、动物的自我意识,阐述了睡眠的必要性和听觉的神经环路机制,其中猴子自我意识的视频逗乐了现场所有人。科普志愿者通过视觉错觉、触觉敏锐度、食物味道感知、身体平衡控制、多感觉整合、脑功能测试等趣味小实验,来强化学到的神经科学知识。
除了科普讲座和科普小实验以外,还有轻松愉快的专家座谈和研究生座谈,满足高中生对科学领域和外界的好奇心,同时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学习态度。
毕营仪式上,科普志愿者代表和营员代表分别发表感言,王佐仁、孙衍刚、刘志勇、徐敏四位研究员为28名优秀营员颁发了奖状。蒲慕明用自己大学时期的一段特别经历,验证了兴趣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大脑中具有"奖赏网络",它在人们获得收获和表扬时会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学生们的兴趣和信心由此建立起来,大学期间,蒲慕明曾先后两次接到导师交给的翻译国外书籍的任务――一本是《汤普金梦游记 : 近代物理探奇》,另一本是《趣味的科学实验》。因为翻译的成功,蒲慕明收到了赞扬,积累了不少自信。这两本书籍中不少科学知识,还为他后期科研提供了帮助,激发了他对于科研的兴趣。
2018年7月G60脑智科创基地正式落户松江,今年是脑智卓越中心第一次前往松江开展脑科学科普夏令营活动,营员们接触了神经科学领域新奇的科学现象,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以及实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科学思维方式,其中学习记忆、大脑的可塑性、人工智能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内容,充分激发了营员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热情。